关于我们
每星期二至星期日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08:00
16:30
17:00
开放入馆时间
停止入馆时间
闭馆时间
联系电话:
0796
6552449
地址: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5号1栋
开放时间:每星期二至星期日8:00—17:00,每周一闭馆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5号1栋
咨询电话:0796—6552449
井博快讯
喜讯丨我馆视频微课入选全国“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名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开展了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工作,确定了10个示范项目、100个精品项目名单。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与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联合申报的“八角楼——实事求是闯新路”视频微课入选“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名单。   “八角楼——实事求是闯新路”视频微课以八角楼为切入点,通过总结毛泽东同志“世界眼光、泥土气息、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四个特质来“催化”青少年,促使其思考“为什么来八角楼?来八角楼学什么?回去应该怎么做?”让青少年了解毛泽东同志面对困难如何思考、如何面对,从而落脚于在学习、生活中面对困难如何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切实贯彻“大思政课”理念,遵循“大思政课”的运行逻辑和建设规律,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方面把青少年“请进”博物馆,通过展陈历史、红色文物进行社会教育。  另一方面与学校“对接”,搭建思政教育平台。近年来我馆与井冈山小学、井冈山中学、黄坳中心小学、井冈山旅游中专、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等本地大中小学校共同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打造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思政课”,通过思政课进课堂、红色展览进校园等活动,为青少年研学、思政教育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实现革命史传授、红色旅游技能培养、价值观塑造和革命文物保护宣传的有机统一。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近千名青少年参加了我馆各类志愿活动,服务观众超过30万人次,2022年8月我馆荣获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称号。  今后,我馆将继续结合青少年兴趣点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利用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实践活动,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让青少年了解伟大革命精神、真切感受党的发展脉搏,引导青少年为实现民族复兴砥砺奋进。文稿:赖 欢图片:讲解部审校:黄俊峰审核:李归宁签发:朱晓艳
百馆千校 | 吉安幼专“映山红”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传承井冈山精神,肩负新时代使命
  为进一步发挥青年作用,整合优质宣讲资源,促进吉安地区青年宣讲队伍建设,教师教育学院映山红红色文化社依托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优势资源成立“映山红”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培养青年学子用青年故事、青年思考和青年话语宣传阐述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01前期扎实充分准备,开篇新章激情饱满  宣讲团前期通过线上推送、线下面对面考核的方式招募宣讲成员共10人,其中21小教五(3)班李亦欣任团长。团队成立前期,成员自发组织交流研讨会,以共同探讨办团制度、工作分工、现有资源等。宣讲期间,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杜艳的引领以及10名定向师范生的共同协作下,始终坚持贯穿“以学助讲、以讲促学、讲学融合”的宣讲思路,最终形成“1+N+N”的宣讲模式,着力打造红色育人第二课堂。宣讲团从2024年4月上旬到2024年6月上旬,面向吉安市各中小学、童心港湾、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地群体展开宣讲。截至目前,团队累计开展志愿宣讲活动达11场,服务总时长超200小时,受益群众达3000+人次。02积极创新宣讲模式,宣讲工作落实落细  “映山红”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成员于宣讲过程中积极创新宣讲模式,在宣讲过程中采用了 “五进六式”的宣讲形式,即进支部、进社团、进童心港湾、进中小学校、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五进),组织开展了“宣讲+微视频”、“宣讲+红色故事”、“宣讲+绘画剪纸”、“宣讲+交流小会”、“宣讲+红色话剧”、“宣讲+红色歌曲”等类型的宣讲活动(六式)。宣讲成员积极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线上研讨及实地实践相结合,通过现场PPT授课、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实地讲解、组织开展井冈山精神交流会、井冈山精神系列讲座、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井冈山红色故事情景剧表演等多种活动形式,从理想信念、科学理性、伦理价值、实践意志四个层面进行宣讲,真正让井冈山精神内化于心、创新于行!03志愿宣讲深入基层,青春之声滋润人心  映山红红色文化社“映山红”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自2024年3月开始筹备,并于2024年4月正式开始宣讲工作。截至目前,宣讲团已完成制度建设、人员培训、宣讲实践、总结复盘等工作。期间,宣讲团成员还受邀在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首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及吉安师范学校文艺晚会中以井冈山红色故事情景剧表演的形式登台演出《选择之曾志井冈托孤》,台下观众潸然泪下,为女共产党员曾志的故事而动容。听众们对宣讲团的宣讲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宣讲团成员的讲解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多彩,让他们对红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下一步,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学院映山红红色文化社“映山红”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将坚定理想信念,以饱满的热情加强理论学习,继续完善并实施宣讲服务计划,常态化开展多样化的宣讲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学习井冈山精神,激励其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文字:李亦欣、刘思敏图片:“映山红”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成员审校:罗建梅审核:李归宁签发:朱晓艳
口述家史:活下来,记着家的位置……——访杨子达烈士、杨子通烈士后代杨静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实行了土改运动,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1953年,吉安市政府也开展逐户调查定性工作,当工作人员敲开一户做小生意人家的门时,一位年近40,眉目清秀的妇女接待了他们,得知因为开了这家小店铺有可能会被划分为富农时,她激动地说:“我家世代贫农,我父亲是红军,是朱德总司令的部下,当年在井冈山的时候朱德军长还抱过我呢……”这位普通的妇女就是著名农民运动领导人杨子达的女儿杨早燕。为了向人们证实此事,文化不高的杨早燕委托吉安行署民政部门的一位熟人贺传吉直接给朱德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她述说了自己当下不幸的处境,请朱老总为父亲杨子达证明身份,并且询问父亲后来的踪迹。不久,朱德委托有关部门给吉安行署回信,信中写到:孩子,父亲肯定是牺牲了,如果有困难可找当地政府解决……。信中还证明杨子达确系革命烈士,明确其子女亲属应享受烈属待遇。1956年吉安人民委员会为其家人颁发了烈属证和烈属牌。吉安市人民委员会为杨子达烈士家属颁发的烈属牌  杨子达,湖南宜章县人。湘粤边界著名的农民运动领导人,广东乳源地区党组织和农民协会的创始人。他1923年就投身革命活动,192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建了宜章县秘密农民协会,后担任农民协会委员长,并积极组建宜章县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农运骨干。1928年初,杨子达在杨家寨接应朱德部队,在休整的5日中周密部署,配合胡少海组织发动了宜章年关暴动,揭开了湘南暴动的序幕。1962年6月朱德在《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一文中写道:“宜章县农会主席杨子达,当时就住在杨家寨。他对我们进驻这个寨子,起到了重要作用。”杨子达烈士像  2024年6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获知在井冈山风景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工作的杨静就是杨子达烈士的弟弟杨子通烈士的后代,于是对她进行了专访。杨静稳重而端庄,在陵园工作了近20年,当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她有些惊讶,因为她一直很低调,没有跟外人说过自己的家史。在问及她与杨子达烈士的关系时,她才娓娓道来:“我是杨子达的亲弟弟杨子通的曾孙女,老爷爷杨子通当年也参加了井冈山斗争,因执行党的任务,在广东乐昌被敌人杀害,牺牲时只有31岁,幸运的是爷爷杨多良在战争年代里艰难地生存了下来。关于太爷爷们的故事和家族满门忠烈的悲壮历史也是这么多年通过爷爷杨多良、姑奶奶杨早燕了解到的。”杨子(志)通烈士证明书  1928年4月初,宜章县的党、政、军机关随湘南起义农军的大部队转移到井冈山。杨子达带着儿子杨绍良、二哥杨子运、四弟杨子通、堂弟杨子定、杨子盛及妻小共计16人上井冈山参加了红军,后来其中的11位家人陆续牺牲。杨静扳着手指告诉我们:“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随子达太爷爷上井冈山的亲人们先后牺牲于湘、粤、赣、闽的土地上。子达太爷爷是1930年7月在福建龙岩的永福圩战斗中牺牲;他的妻子黄友梅1930年在赣南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他的两个哥哥和妻子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对敌斗争中先后壮烈牺牲;弟弟杨子通,也就是我的太爷爷在广东乐昌执行任务时被杀害,太奶奶也是牺牲在井冈山;两个堂弟也是在井冈山时期的战斗中牺牲;大儿子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小儿子杨绍良侥幸活下来,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陆军第五十五军军长;女儿杨早燕和侄子杨多良在下井冈山途中失散,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姐弟俩才取得联系。”杨家的幸存者,虽然活了下来,但有的失散多年,有的下落不明,最后团聚的就只有3位:杨绍良、杨多良和杨早燕。  1928年,杨绍良9岁跟父亲上了井冈山,却因为父亲战事在身,很快他就与父亲离散。独自在战火中历练的他还担任了少先队队长,他勇敢老练,胆大心细,带领少先队出色地完成了很多艰巨的任务。但他太想念父亲了,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父亲,由于跟着红军队伍很长时间,他知道战场上枪声越激烈的地方,父亲就一定在那儿,他太想见到父亲,只要知道哪里有战斗,他都会自告奋勇地参加。在一次突围战斗中,他不幸落入敌人的包围圈,一个红军警卫员为了让他迅速脱离险境,对着马屁股猛拍了几下,马跑的很快,杨绍良紧紧抓住缰绳没有摔下来。终于,当他又一次穿越战场的时候,突然看见父亲在硝烟中呐喊冲锋,他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喊着“爸爸、爸爸!”最后声音被湮没在炮火中,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见到父亲冲杀的身影竟成诀别。  八月失败后,组织上安排他的叔父杨子通护送他回乡投靠广东乐昌的亲戚。叔侄二人,一个化装成买草纸的,一个扮成小乞丐,沿路乞讨,风餐露宿,经过10多天的步行,到达广东乐昌县城。不料此时杨子通被敌人认出,被捕入狱,惨遭杀害。杨绍良一个人在客栈里等了许久,始终不见叔父回来,直到另一个做生意的小贩告诉他:“你的叔父已经被背着枪的人抓走了,不会回来了。”杨绍良十分难过,痛哭起来,但他没有张扬叔父被捕的事,而是擦干了眼泪,悄悄离开乐昌县城,独自找到了住在梅花镇的姑母。为了生存,不给姑母家增添负担,他四处做苦工。15岁的时候,有一天半夜,他隐约听到隔壁有人在说话,仔细一听,他们在讲共产党的事,他喜出望外,闯进开会的房子问:“叔叔,你们是共产党,你们在开共产党的会。”房子中的人吓了一跳,以为他是小探子,他低声而镇定地回答:“我叫杨绍良,我的父亲杨子达是共产党,是红军,他牺牲了。我要参加红军,我要为我死去的父亲报仇。”之后,他参加湘南红军游击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杨绍良一生中战绩显赫,曾参与宿北、莱芜、孟良崮、渡江等重大战役,1968年任解放军陆军第55军军长。  姑奶奶杨早燕曾经跟杨静回忆起当年的生死离别时说:“1929年你太爷爷带着我们跟随朱、毛红军离开井冈山,当部队到达大余县新城镇正好是大年初一,我们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了,太爷爷只能把背在身上的小弟和良托付给了当地的一位老乡,并给了他两块银元请他照顾好孩子。当时他是想将我和绍良、多良放在马上一起带走的,我是女孩,不敢骑马,多良年纪太小根本坐不稳,几次都从马上掉了下来,你太爷爷没有办法,流着眼泪抱着我和多良,告诉我们:你们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家在湖南宜章杨家村,村前有一口大水井,井旁有一棵大树,你们如果能够长大,不要忘记了我们的老家。说完把绍良抱上马,拽着缰绳,几步一回头地看见我们一边追着马一边哭,一边大声喊着‘爸爸、爸爸’,直到马越跑越远。我们姐弟俩抱头痛哭,不久敌人追兵到了,指着我们问,你们是哪里的?哭什么?我骗他们说,我们的父母被前面的人抓走了,他们把我们当作是地主老财的儿女,才捡回了一条命,后来我就和多良一起就靠讨饭过日子。”  之后,杨早燕被迫留在当地保安团头目家里照看孩子,杨多良因为年纪太小干不了活,主人嫌弃他是吃闲饭的,于是把他赶了出去。姐弟俩苦苦哀求主人不要把他们拆散,杨多良哭得撕心裂肺,但无济于事,杨早燕只好流着眼泪告诉年幼的杨多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你是红军的孩子,好好活下去,有机会一定要来找我。”杨早燕在保安团头目家中当佣人不久后,被父亲部下一位姓朱的连长认了出来,将她救下并带回到井冈山,还将她送进了永新列宁小学读书。可惜时局动荡,很快湘赣革命根据地也失守,杨早燕再次变得无依无靠,四处流浪,直到被一户人家收做童养媳,日子才算真正安顿下。  杨多良和姐姐自从1929年失散后,年幼的他先后被转卖了7次,因为战乱,最后还是孤苦伶仃地一个人四处讨饭,直到路过赣南信丰县黄泥乡时被一位叫刘诗臻的老乡收养,他是跟着共产党闹红的进步群众,以做木匠为生,其弟弟也是当地游击队的负责人。夫妇俩无子无女,虽然知道眼前的小乞丐可能也是红军的孩子,而且到处都是敌人甚嚣尘下捉拿红军的布告,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村里人也好言相劝,让他们不要冒此风险,说不定还会连累村庄人。但为了保护红军后代,善良的刘诗秦决定带着杨多良举家离开村子,找了一个偏远的山坳开荒种地生活下来,并改名为刘礼信。在养父母的悉心照料下他得以在深山沟里安然长大,娶妻生子,他善待双亲,侍奉床前直到老人们相继离世他才萌发了去寻找自家亲人的念头。杨多良全家合影照杨早燕和杨绍良及杨多良之子杨传高(左上)的合影  1953年,从未进过学堂的杨多良凭着幼时的记忆,托村里一个会写字的人代写了一封信,内容简单地写了他是杨家寨人,当年全家跟着红军上了井冈山。因为他始终记得和大伯杨子达分别时,大伯反复说的那句“我们家村前有一口水井,井旁有一棵大树。”所以他在信封上的地址写的是:湖南省宜章县杨家寨,村前有一口水井,井旁边有一棵大树。50年代初,因大革命时期跟随湘南起义离开家乡的农军回乡寻亲的非常多,有很多像这样地址不详的信辗转到宜章,为了更好地帮助乡民寻亲,宜章民政部门下设了一个科室,专门管理此类书信,有寻亲的人来,便会翻看一遍。杨多良成为了杨家离散亲属中第一个写信回去的,他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自己的这份执着的思亲之举,终于让他得偿所愿,能在有生之年和失散30多年的亲人们再次团聚。1954年,杨绍良回到宜章寻亲,当时他已是解放军的师级干部,当他在民政部门看到了杨多良的书信,非常激动,立刻寄了50块钱给他当做路费,邀请他去南京,但因杨多良没有文化,家离南京又路途遥远,他不敢出门,虽然那次的兄弟团聚并没有成行,但彼此终于建立了联系。1956年,杨早燕也回到宜章寻亲,偶遇儿时玩伴闲聊时获知在民政部门可以找到亲人的讯息,果然民政局的同志告诉她两个弟弟已经来找过亲人了,当看到了杨多良的书信,激动万分的她也立刻写信给杨多良,想带他一同去南京见杨绍良,但因为杨多良所在的山区交通十分不便,3人没有如期见面,只能保持书信来往。1957年杨多良走出大山来到吉安与姐姐见上了面。杨家第二代与第三代部分人员的合影  1969年,杨多良决意一定要和哥哥、姐姐们见面。他们三方相约,他从信丰出发,杨绍良从南京出发,一起到吉安杨早燕家团聚,时隔34年,幸存的三位杨家的后代终于见面了。姐弟仨见面时,太激动了,大家抱在一起既开心又难过,稍微平静些后才分别讲述着他们分开后的悲惨处境,回忆起早已牺牲且永世不得相见的父母、亲人时,三人更是抱头痛哭。姐弟仨的患难深情也深深地影响着各自的家庭和后代,逢年过节时无论他们身处何地,这个大家庭都会设法团聚或电话问候。  如今,杨静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里的一名普通的“守陵员”。每天都在这个平凡而不凡的岗位上做着她认为的最稀松平常的“小事”:为陵园扫尘,为前来悼念的游客服务,为一些烈士的后代寻找亲人……她平静而坚定地说:“杨家幸存的第二代都已经陆续作古,第三代也都年逾古稀,我作为第四代杨家人能在亲人们曾经战斗和牺牲的地方工作,能为牺牲在这块土地上的4.8万革命英烈守灵是责任和义务,更是对杨家将士们的告慰,我们一代一代杨家人不会忘记为革命捐躯的亲人们,会继承他们不朽的事业,会永远记得家的位置……”文字:李归宁、杨 静图片:李归宁、杨 静审校:李归宁审核:李归宁签发:朱晓艳
讲述红色故事 汲取奋进力量
  为引导干部职工熟悉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积极从红色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激励担当作为。6月17日上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组织近三年新招录且非从事讲解、接待工作的干部职工开展了以“讲述红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的“我讲井冈山红色故事”比赛初赛。  比赛现场,选手们准备充分,精神饱满。井冈英烈谢甲开、碧血丹心刘仁堪、蔡德华的笔记本、红军三释俘虏兵……他们紧扣主题,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以最真挚的情感、振奋的语言,带大家重温了一个个生动的红色故事和难忘的奋斗篇章。  经过激烈地角逐,评委老师们对参赛选手的内容组织、语态语感、讲解技巧、仪表仪容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最终评出了本次初赛的前五名,并推荐他们代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加由井冈山管理局政治处主办的“我讲井冈山红色故事”比赛决赛。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将持续深入挖掘红色经典和英烈事迹,为宣讲井冈山精神提供源头活水和智慧源泉。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从红色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时代精神,充分展示精神谱系在新时代的延续和发扬光大。文字:彭延文图片:王 珑、林 皓审校:黄志凌审核:李归宁签发:朱晓艳
参观说明
08:00
16:30
17:00
开放入馆时间
停止入馆时间
闭馆时间
0796—6552449
开放时间:每星期二至星期日8:00—17:00,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址: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5号1栋
注意事项

观众朋友您好,欢迎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1.我馆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上午8: 00- 17: 00 (16: 30停止进入)。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2.本馆入口设有安检设备,观众入馆请配合接受安全检查,请您给予配合与理解。为快速完成安检,请不要携带行李箱入馆,请您自行保管好随身物品及贵重物品。

3.参观请保持秩序和肃穆,展馆内严禁吸烟,有下列情况者严禁入馆:
(1)衣冠不整或奇装异服、酗酒者;限制行为能力者;
(2)大声喧哗、散布违法言论、推销商品、散发广告者;
(3)携带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放射性、杀伤性和管制械具等危险品,以及其它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

4.参观时请勿携带宠物(导盲犬除外)。

5.幼童、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者需有陪同人员看护入馆。

6.参观时请遵守公共秩序,切勿追逐、打闹、躺卧等,请将手机设置为静音,以免影响他人参观。

7.请勿翻越围挡护栏、触摸展品;请自觉爱护展览、服务设施,如造成损坏,须照价赔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请勿在展厅内饮食,随意丢弃杂物。

9.严禁馆外机构或个人使用我馆馆区、展厅展览及馆内导览资源有偿讲解或教育活动等行为。

10.展厅内禁止使用闪光灯、自拍杆和三脚架。

11.如遇重大接待或临时性活动,请遵从我馆协调安排。

12.本馆停止入场时间为每日16:30,请合理安排行程,确保顺利入馆。

13.下列人员可凭本人有效证件,由工作人员指引优先入馆:
(1)获得全国及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的个人(可携带一名家属);
(2)65岁以上老人;
(3)残障人士;
(4)军人。

14.如遇各类突发事件,请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按指定线路有序撤离。

15.参观过程中如遇到问题,请与我馆现场工作人员联系。

旧址旧居
茨坪革命旧址群介绍
茨坪革命旧址群位于井冈山市茨坪镇风景如画的挹翠湖旁,过去这里叫店上村,在明代以前叫柴坪,因这里长了许多柿子树,所以亦称柿坪。明朝,这里出了个“探花”,故又称仕坪。1925年后,改称“茨坪”,“茨坪”这一称谓便一直沿用至今。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茨坪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的最高指挥中心所在地。中共井冈山前委、红四军军部、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军官教导队、军械处、公卖处等重要机构都设在这里。1929年1月,红军主力撤离井冈山后,茨坪遭到大肆烧杀,这里的房屋几乎全部被焚毁,后来当地老乡重返家园修复了一部分。1960年代当地人民政府又按照原貌修复重建了一部分。 “党指挥枪”主题雕塑 这是在2011年即建党九十周年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捐赠的。雕塑主题为《党指挥枪》。毛主席坐在一块巨石上正在思考中国革命的道路,身后是一面飘扬的党旗,党旗上配以毛主席手书《井冈山的斗争》中的一段文字:“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体现了“党指挥枪”的重要性。党旗另一面雕刻一组反映井冈山革命斗争战斗场景的群雕,并配以毛主席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一段文字。雕塑长4米,高3米,材质为青铜铸造。 毛泽东同志旧居 旧址位于茨坪东山脚下店上村,房屋坐东朝西,悬山式土木结构,土黄色墙壁,小青瓦屋面,两层,面阔4间20.5米,进深2间19.2米,建筑面积687.6平方米。房东是李利昌、李成生,李利昌曾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担任过茨坪乡工农兵政府主席,解放初亡故。房东家原为一个小杂货铺。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抵达茨坪后,李利昌将房子底层的一半腾让给前委机关和毛泽东居住,他自己则住在房后的一排闲屋中。 中共井冈山前敌委员会就设在房屋的中厅。1928年11月6日,毛泽东、杨开明、谭震林等同志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扩大会议,会议根据中央来信指示,重新成立了由毛泽东、朱德、谭震林、宋乔生、毛科文5人组成的井冈山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由中央直接领导,是根据地内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此后,前委机关在这里办公,毛泽东同志多次在这里主持召开党、政、军重要会议,研究部署根据地的工作。 1929年1月,井冈山前委在这里召开扩大会议,讨论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军行动路线。会上意见不统一,有的主张走荆竹山,有的坚持走比较偏僻的小行洲,认为这条路线不易被敌人发现。与会代表经过分析,多数同志同意部队从小行洲出发,毛泽东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大家的意见。最后,会议作出了红四军主力从小行洲出发,向赣南、闽西进军的决定。 中厅右后间就是毛泽东同志的卧室兼办公室,在这里,毛泽东领导井冈山军民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当时,由于湘赣敌军对井冈山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红军的军需给养非常困难,物质生活十分艰苦,毛泽东与普通战士一样吃红米、南瓜度日。 毛泽东白天军务十分繁忙,晚间还要办公,贺子珍也经常陪伴他抄写文稿、剪贴报纸到深夜。当时,部队对晚上点灯用油有一个规定:各级机关晚上办公时,只能用一盏油灯,油灯上可以点三根灯芯;连部晚上值班,可以留一盏油灯,但只准点一根灯芯。按照这个规定,毛泽东是红四军的党代表、红四军军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和中共井冈山前委书记,他晚上办公时用的油灯,完全可以点三根灯芯,但他为了节省用油,每天晚上办公都坚持点一根灯芯照明。就在这样微弱的灯光下,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起草了《井冈山的斗争》这篇重要的著作,在这篇著作中,他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最重要的一副家当就是这担箩筐,是用来装他的文房四宝、书籍报纸的,当年有一个战士叫龙开富,主要负责为毛委员收集好报纸、文件,挑着箩筐随军上路。随着革命的发展,龙开富也不断成长,建国后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他也曾开玩笑地说:“主席的著作啊,除了是他自己写出来的以外,也是我挑出来的呢!” 卧室右间是毛泽东和红军战士的餐室。朱德、陈毅有时也在这里用餐。当年,红军物质生活非常艰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经常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缺少油盐的南瓜汤,有时甚至要靠野菜充饥,“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当年井冈山流传的这首歌谣,正是红军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当时毛泽东工作很忙,常常是被叫几遍之后才到餐室去。朱德刚到茨坪时,井冈山上的“主人”王佐怀着对军长的热爱和尊敬之情,做了几个好菜招待他,朱德就把这几个菜和战士们吃的南瓜汤合在一起,和大家一起吃,对大家说,这叫“团结菜”。 房屋前的石径小路是当年茨坪的一条主要街道,街道旁边的凉亭供来往行人歇息。毛泽东经常在亭下与当地群众促膝谈心,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井冈山有关情况。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后,湘赣国民党军一度占领井冈山,并实行“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烧杀政策,井冈山上的大部分房屋被烧毁,中共井冈山前委旧址也同时被烧毁。1961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按原貌修复了该旧址。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此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旧址 旧址位于茨坪东山脚下店上村,房屋坐东朝西,悬山式土木结构,土黄色墙壁,青瓦屋面,两层,面阔2间11.5米,进深11米,建筑面积253平方米。房东是李正龙、李付龙兄弟。 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是红军早期的后勤保障机构,井冈山斗争时期,为了加强革命根据地内的防务,确保后方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刚刚成立,就在政府内设立了防务处,军事部长张子清兼任处长。此后,随着根据地的发展和革命斗争的深入,同年7月,在防务处的基础上,又组建了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王佐任主任,邓允庭任党代表,办公地点设在茨坪的店上村。防务委员会成立后,经常召开根据地内各县负责人的联防会议,布置检查各地的防务工作,组织根据地各县的少年先锋队、儿童团站岗、放哨,检查进出根据地人员的路条,严防敌人的暗探搞破坏活动;动员各县暴动队、赤卫队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在根据地建立递步哨,负责通讯联络;动员群众筹备军需物资,修筑哨口工事,储备军粮,建设红军医院,筹建造币厂、被服厂、硝盐厂,还定期调派人员守卫五大哨口等。防务委员会为根据地的安全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旧址房内还陈列了一个当年井冈山茨坪的沙盘模型和一些农具,农具有分离米粒和谷皮的磨笼,遮雨用的蓑衣,耕田用的犁,装稻谷用的禾桶及夯墙的工具等。 2006年12月1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此旧址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四军军部旧址(含朱德同志旧居) 旧址位于茨坪东山脚下店上村,房屋坐西朝东,悬山式土木结构,土黄色的墙壁,小青瓦屋面,一字排开,两层,面阔3间15.4米,进深2间6.3米,建筑面积114.04平方米。房东为李神龙。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经过在湘、粤、赣三省边界的艰苦转战,于1928年4月下旬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组建中国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军参谋长,陈毅任军士兵委员会主任。红四军军部曾先后设在原宁冈县的龙市和茅坪村的洋桥湖,1928年夏,迁来茨坪李神龙家办公。此后,军部领导便经常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和部署作战计划,成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朱德、陈毅主要负责军部的日常工作,他们常在军部居住,此屋中间的厅堂是军委召开干部会议的场所,右间是朱德住房,左间是陈毅住房。住房内陈设简朴,只有一桌一床。桌上除批阅文稿的笔墨外,还有晚间照明用的一盏一根灯芯的青油灯,床上垫的是稻草,铺上土布床单,盖的也只是一床旧的军用线毯。在井冈山斗争的艰难岁月里,红军中实行政治、军事、经济民主,红军官兵上下一致,穿衣、吃饭一律平等,吃饭一律吃5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时,从军长到伙夫2角则一律2角,4角则一律4角,没有任何人搞特殊。朱德、陈毅等领导同志艰苦奋斗、以身作则的模范行为,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战士的革命热情,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时,由彭德怀同志率领红五军的军部也曾设在此屋内,彭德怀同志居住在朱德同志曾经住过的右边一间房内,滕代远同志住在陈毅同志曾经住过的左边一间房内。在这里,彭德怀和滕代远同志夜以继日地指挥井冈山军民坚持井冈山的斗争。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此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四军军械处旧址 旧址位于茨坪东山脚下店上村,房屋坐东朝西,悬山式土木结构,土黄色的墙壁,青瓦屋面,两层,面阔15.6米,进深11.5米,建筑面积358.8平方米。旧址与红四军军官教导队旧址为同一栋房屋,房东李清发。 中国红军初期,没有自己的兵工厂,武器来源主要靠战场上缴获。在井冈山斗争初期,工农革命军在茅坪设立修械所,1928年5月红四军成立后,成立了军械处,宋乔生任处长,刁辉林任副处长,从军中和地方上调集30余名枪工,主要负责修理全军的各种武器,以及时供给红军在战场上使用。军械处的工具主要有风箱、火炉、铲子、铁锤等,当时最高级的工具是一架专门用来车枪筒的钻机。由于工人们的努力,军械处成立后不久,不仅能修理各种武器,制造梭镖、大刀和鸟枪,而且还能制造出单响枪和松树炮。工人们日夜不停的工作,将修理或制造出的武器,拿到后山上进行验枪试放,经过检验合格后,立即派人送往前方,相应解决了红军各部队的武器供应。1928年8月30日,黄洋界保卫战中使的那门迫击炮就是在这个军械处修理后抬上黄洋界参加战斗的。红军军械处的工人们还经常帮助当地农民修理镰刀、锄头等各种农具。军械处既有力地确保了前方作战,又支援了农业生产,密切了军民关系。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此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四军军官教导队旧址 旧址位于茨坪东山脚下店上村,房屋坐东朝西,悬山式土木结构,土黄色的墙壁,青瓦屋面,两层,面阔15.6米,进深11.5米,建筑面积358.8平方米。旧址与红四军军械处旧址为同一栋房屋,房东李清发。 红四军军官教导队的前身,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在原宁冈县龙市的龙江书院内创办的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当时由吕赤任队长。 1928年5月,红四军成立后,原军官教导队改名为“中国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队”,并从宁冈龙市迁来井冈山茨坪店上村办公,粱军任队长,蔡会文任党代表,周子昆任副队长,陈伯钧、陈士榘、张令彬等分别担任过区分队长兼教官;同年冬,彭德怀率红五军上井冈山后,根据中共井冈山前委的决定,在红四军军官教导队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红军的第一所正式学校——井冈山红军学校,校址设在井冈山茨坪的黄竹坳,彭德怀任校长,刘之至、王展程等任教官。 教导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训练红军的下级军官和为地方培训赤卫队的指挥官;学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部分是从红军战士和班、排长中抽调,一部分是由各县、区政府派送;训练的时间每期约三个月;每期的学员有150人左右;训练的项目是政治工作和军事技术,同时也学习文化知识,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理论。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还经常到教导队给学员们讲中国革命的形势和任务。当时教学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固定的教室,学员们就经常在露天上课;没有笔墨纸张,学员们就以树枝、碳条当笔,在地上、石板上或沙盘上练习写字;没有集体宿舍,学员们就分散在群众家里或住在祠堂、庙宇中睡地铺。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学员一面刻苦认真地学习,一面还参加生产劳动,开展农村调查,有时还随军作战。教导队的创办,为红军和地方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干部,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此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旧址 旧址位于茨坪东山脚下店上村,房屋坐东朝西,土黄色的墙壁,悬山式土木结构,小青瓦屋面,两层,面阔2间20.5米,进深2间10.5米,建筑面积430.5平方米。原为一栋店房,房东为李文昌。 在井冈山斗争的艰难岁月中,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把中国革命扼杀在摇篮中,除了对井冈山进行频繁的军事进攻外,还对井冈山实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根据地内的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十分缺乏,红军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为了粉碎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封锁,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当时就制定了“保护中小商人做买卖”等政策,并决定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实行买卖公平的原则,鼓励根据地内外的中小商人到井冈山做买卖。1928年夏,为了解决根据地内军民的日常必需品的供给,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决定在所辖的十个乡中分别设立一个乡公卖处,同时,在茨坪的店上村创办了这所特别区公卖处。 公卖处的货物来源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根据地内收购的各种土特产品;二是中小商人从白区偷运上山的食盐、药材、布匹等必需品;三是红军在战场缴获的大部分战利品等,这些物品集中在公卖处后,再平价出售给根据地军民使用。在当年物资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公卖处为稳定市场物价,促进根据地内外的物质交流,搞活红色区域的经济,解决军民的生活困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该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挑粮歇息处遗址(黄洋界荷树下)
黄洋界上原有的小路叫五里横排,从这棵荷树下经过。1928年冬,毛泽东、朱德同志和井冈山军民挑粮上山时,常在这棵树下歇脚。 当年,井冈山上除正规红军部队外,另有八百多伤病员,还有党、政、军等后勤机关的工作人员,每天需要大量的粮食。但山上“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军粮全靠宁冈、永新、遂川三县输送”。为了粉碎敌人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 黄洋界崇山峻岭,羊肠小道,交通十分不便。从山下运粮上山,是一件十分艰苦的事。那个时候,早上下山挑粮,晚上回来,每天往返于山上山下,军民们挑的挑,背的背,仅一个多月,井冈山上就储备有三十多万斤粮食。 毛泽东虽然军务繁忙,但他也坚持和军民们一起挑粮。有一天,毛泽东和战士们从宁冈挑粮登上黄洋界后在这棵树下歇脚时,他问身边的战士:“你们说,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哪里呀?”战士们有的说:“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江西。”有的说:“还可以看到湖南。”毛泽东接着大家的话说:“对,我们革命者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站在井冈山,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他的话,鼓舞了军民们坚持井冈山斗争的信心。 “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军民同心协力,粉碎敌人会剿”。当时年已四十多岁的朱德军长身负重任,但还是和毛泽东以及军民们一起挑粮。红军战士为了让他得到休息,两次拿走他的扁担,朱德便请军需处的同志为他削了第三根扁担,在上面写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从此,“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黄洋界荷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6月30日,郭沫若同志来到荷树下参观,他感慨地吟写了“小径挑粮领袖忙,五里横排遗槲(荷)树”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