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井冈山“一号工程”主体建设项目——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于2007年10月27日如期开馆。同年11月5日正式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后,社会反响非常好,观众反应热烈,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观众都给予了充分肯定。截止至该年年底,免费开放期间,累计接待参观学习的观众超过12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人数增加了近三倍。在即将进入旅游旺季的今年第一个季度,可以预见,观众还将倍增。作为本馆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特别是面对我馆的文博“展览热”,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建立和完善博物馆的公共服务体系;如何进行科学管理以及如何继续发扬井冈山光荣传统,开创我馆各项事业新局面,是值得大家深思的话题。
免费开放 缘何而起
博物馆是否免费开放,长期以来是国内外社会及博物馆界讨论不断的课题。公益性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晶,具有比较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非赢利性特征。从理论上讲,作为公共产品的博物馆应当免费向公众开放。现代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社会对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呼声逐渐高涨,政府部门也认识到将部分公共文化资源免费让公众享用,是落实公民文化权力和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就世界博物馆看,大多数博物馆都是依据本国的国民收入情况,实行低票价制,且还有对未成年人、老年人、伤残人免费及确定免费日或免费时段的惠民措施。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享受公共文化资源,是世界博物馆界的共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中央“一号工程”项目,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既是一项政治工程、又是一项民心工程,中宣部在2006年发出通知,要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免费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接受到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形势,我馆顺势而为,成为本省第一批免费开放的六大重点展览馆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全国首批5A级景区中唯一免费开放的单位。
科学管理 如何而为
在免费开放启动之初,我馆上下一心,确立了“在服务质量,参观效果和社会效益方面做得比以前更好”的奋斗奋斗目标。免费开放后,经过几个月的运作,就整体情况而言,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没有出现严重的纰漏和发生重大事故。我们的免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观众流量的激增,造成观众量超载,由此存在环境污染严重、人员嘈杂不堪、车辆拥挤异常等情况。特别是我馆地处茨坪城区中心,受场地限制,为游客疏导、车辆调度对我们来说将是一大难题。二是免费后观众成份复杂,文物安全及观众人身安全问题凸显。三是服务管理工作满负荷,工作人员疲于应付,观众满意度势必受到影响。免费开放后,我们的观众调查显示,参观人群中第一次来馆的观众比重占到81%,其中一些观众由于缺乏对博物馆和历史文物陈列的基本了解,如果仅凭自己参观,是很难取得效果的。而目前我馆在宣教工作中,原定一个小时安排一名讲解员为观众作义务讲解,在客源高峰期将无满足观众的要求,也难以保证讲解质量;在技术设备使用方面,将因超时运转而出现安全隐患。四是本馆职工对政府支持力度心存疑虑,既担心缺少经费运作,又担心自身利益受损,工作热情难以持久,等等。因此,不仅给我们服务管理工作增添了难度、增大了深度和广度,还对于我们如何确保文物、公用设施和参观者的人身安全;确保我馆正常开放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确保优良参观环境、秩序和参观质量等方面有着现实和严峻的考验。
再创佳绩 如何实现
作为井冈山精神的有效载体和展览平台以及弘扬红色文化的前沿阵地,我馆赢得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我馆开馆仪式上时十分高兴的评价道:“博物馆主体建筑很有特色、很有气势,造型也很有意义,对整个展馆建设和布展可以打90分,留10分是希望你们戒骄戒躁。”同时他还强调:“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逐步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这既对我们文博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希望,也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此,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首先我们应了解到博物馆免费开放是一个涉及政府、社会和博物馆等各个方面的工程,对探索新形势下政府如何正好地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能将免费开放简单地理解为“开门迎客、政府买单”,而要以“真正把中央的文化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让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实现和保障,让国家的公共财政投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回报”为目标,继续保持和发扬技术打造精品、优质服务、注重社会效益的传统,努力践行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其次要认清我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施,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不仅如此,还要充分认识到中央下定决心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中央财政对于免费开放给予大力支持,既体现了对文化事业、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还将对我馆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要把免费开放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提高管理水平。2006年,井冈山管理局通过引进ISO9001和ISO14001质量认证体系和2007年成功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我馆按要求建立了各项工作的程序、标准和规范,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免费开放以来,借助这些优势,我们积极开展工作,为观众打造了一个与历史对话、与艺术对话的平等交流的平台,在开放管理模式上获取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我们仍应在常规管理服务上充分考虑免费开放特别是进入旅游旺季后观众量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对我馆的管理、运行造成巨大的压力,科学地测算确定我馆的接待能力,建立每日参观人数总量控制和疏导制度。如针对我馆游客数量淡季与旺季反差明显,节假日与平日不均衡,每天时段差别也很大的特点,我们应及时与旅行社、交警、门票等有关部门及时沟通协调,或采取提前预告,或通过入门引导等手段,通过“削峰平谷”,从而解决观众流量过于集中、场馆压力过大等问题。笔者从管理部门刚刚得到的消息中获知我馆即将恢复门禁系统,实行免费不免票的接待举措,并设定观众人限。如果这个方案能够顺利实施,将有效减轻我馆许多压力。当然,对观众设限不应是我们最终目的,为每一位观众提供良好服务,才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免费不能免责,更不能降低服务标准。
三、提高服务功能。我们应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不懈的追求,准确把握免费开放后观众及其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式的特点,在展示传播的内容上、形式上更加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成为文化教育和传统传播中心,成为公众流连忘返的文化园地。将专业性、学术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结合,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实现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使陈列展览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打造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如,为了让展览更亲民,让不同层次的人喜欢看、更看得懂、记得住,我们就必须更新知识结构;展览内容也要常变常新,若基本陈列无法改变,就经常引进风格迥异的临时展览,以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博物馆也应适应免费开放后的新形势,多层次的开发纪念品,特别是要多开发实用性强、价位低的纪念品,努力站观众把博物馆记忆带回家。只有长此以往的兼顾免费与质量之间的平衡,培养观众的博物馆情结,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公共价值,才能真正达到让更多观众免费享用公共文化资源的目的。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我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积极推进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和建设数字博物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方式和手段,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努力强化文化的感染力和辐射力。如,我馆能容纳600多人的小礼堂在庆祝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活动期间,为“井冈山”大型歌舞提供演出平台既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深受群众欢迎的举措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四、改进服务工作。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参观秩序井然,无文物、人员安全事故”,而是要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忘使命、主动作为,除在思想动员、方案制定、人员招募、设施完善、宣传引导等方面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外,更应将优质服务覆盖到展厅以外,延伸到每一位观众身上。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我馆服务观众的硬件建设。如在场区增设观众参观导览标识和更具亲和力、人性化的禁令标牌;在前厅设置咨询台以及电子广告屏、观众存包柜、配备医药箱、残疾人用车;印制一些陈展的参观介绍,供观众免费取阅等。另一方面要加强服务观众的软件建设。如努力打造一流的编研陈列工作人员队伍,以增强我馆的文化内涵、提升我馆的文化品味;加强专业讲解员队伍的培养。我们要以“让观众真正看好、看懂博物馆”为出发点,克服一切困难,通过招聘讲解员、招募志愿者、强化培训导游员、借调有经验的老员工等措施,组织一支具有专业水准的讲解队伍,并使之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宣教讲解人才,从而加深受众的感染力,缩短与观众的心灵距离;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的文物管理人员,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观众,更好地为我馆全面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地址:江西省井冈山茨坪红军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