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改版,新网站上线了,欢迎浏览!
典藏珍品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数字博物馆 > 典藏珍品 > 正文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在线欣赏(十)

更新时间:2020-03-12字号:T|T

莲花县农民协会筹备处通告第二号


    毛边纸,土黄色,竖长方形,油印黑字,行书,竖行,字迹较清楚。通告左上方有印文为“莲花县农民协会筹备处之章”的红色大圆印一枚,内容是召集全县农协会员大会,欢迎省特派员梁明哲同志来莲花视察工作,时间为1927年5月16日。

    这份通告充分反映了湘赣边界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状况,这种运动状况为后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引兵井冈山,并为在此割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色湘赣》第十四期


    该报纵40cm,横50cm,出刊于1933年12月30日,呈长方形,双面石印印刷。本期为1张,共4版,正面左为第1版,右为第4版,背面左为第3版,右为第2版。版面正文文字格式横竖排列并用,5.5厘米宽的骑缝区横排,字体皆为行楷,刊头——“红色湘赣”竖列第一版的右上角,为加粗行书。每版内容均用粗黑线条框住。

    本期刊载有“拥护二次全苏大会中各红军的新胜利和各地在经济战线上取得的胜利”专栏及湘赣省扩红参军、城市卫生、体育方面的新闻报道文章,如:《突击的来猛烈扩大红军》《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获得伟大胜利》《拥护二次全苏大会声中经济战线上不断的光荣胜利》。另本期对国民党的一些情况做了简单报道。此报为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报,售铜元两枚。

    《红色湘赣报》是当时湘赣苏区宣传党和苏维埃政府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阵地,它对于研究湘赣革命根据地历史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


红五军第四纵队司令贺国中阅读过的《现代新主义》


    纸质,竖长方形,封皮均为黑色白色花卉图案。封皮上端有一白色方框,框内书有“中学世界百科全书、第一集第十编、现代新主义、世界书局出版”的4行黑体字,横排。方框下是孙中山的头像,圆形。共48页,封底有一地球仪图案并写有“世界”两字。内有社会哲学、政治学方面的内容,用红笔圈注了。这是红五军第四纵队司令贺国中读过的书籍,是贺国中烈士革命生涯的珍贵遗存。

    贺国中(1906-1929),原名贺祖微,字书帆,湖南湘乡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高级班毕业,在国民革命军任初级军官,参加了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1928年被中共广东省委军委派入国民党军队湖南独立第五师,做秘密兵运工作,任随营学校大队长、教育长。同年7月率随营学校参加平江起义。历任红五军第七团党代表、团长,第三大队队长,第三纵队纵队长,中共红五军军委委员。1928年冬随彭德怀、滕代远上井冈山,编入红四军,留守井冈山坚持斗争。1929年任红四军六纵队纵队长,红五军四纵队纵队长。同年7月率部攻打江西安福县城未克,撤往宁冈途中,在寅陂桥战斗中牺牲。1936年滕代远在为共产国际刊物著文时,称颂他是“红五军全体战士所最爱戴的指挥者”,“很能干的少年司令员。”

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编印的《什么是托洛斯基主义和托洛斯基派》


    长方形,铅印竖排本。封面中间是书名“什么是托洛斯基主义和托洛斯基派”,竖排两行,四周杠有花边。左边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编印”和“一九三一年十二、十五”。全本共16页,其内容有:托洛斯基主义、托洛斯基派在中国的政纲、国际托洛斯基派的反革命行动、中国托洛斯基派的反革命行动、反托洛斯基派的斗争与我们的任务五个问题。该书的封面有当年保存者刘绍铅的墨字及红色小方印一枚。这是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编印的,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编印的《帝国主义与中国》


    毛边纸,土黄色,钢印竖排本。封面中间为书名“帝国主义与中国”,竖排一行,四周框有花边。其右边是“一九三二年五月”,左边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编印”。全本共26页,其内容有:帝国主义是什么、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反革命作用、帝国主义的末路四个部分。封面有此物的保存者刘绍铅的墨字及红色小方印。

    《帝国主义与中国》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编印供红军官兵学习材料,反映了当时红军中学习的情况和学习内容,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编印的《革命与战争》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提高自身的军事素质和战斗力,创办了《革命与战争》这本红色刊物。该刊物先后由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政治部分别编辑出版,内容主要是刊登各国特别是苏联的军事学术理论、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战术原则及一些从实践出发总结红军作战经验的文章。这对于提高红军的作战能力、军事政治理论和加强红军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珍藏的两本《革命与战争》红色文献,一本为1932年8月15日由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革命与战争》第2期(纵17.8cm、横11.2cm、厚0.5 cm);另一本为1934年6月20日由中央军事委员会出版的《革命与战争》第5期(纵16.5cm、横12cm、厚0.35cm)。


   

    第一本《革命与战争》第2期为铅印,32开。封面为一幅红绿双开的漫画,画面是一位左手高举一枚拉着引线的马尾手榴弹,右手持一杆带刺刀的冲锋枪,身上背着子弹袋和干粮袋的全副武装向前冲锋的红军战士。画面内右侧竖印书名“革命与战争”,画面外底部为红字“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编印”和“1932 8 15”,全书共36页。



    第二本《革命与战争》第5期也为铅印,32开。封面上截是一幅由六个红军战士组成一列训练刺杀动作的漫画,下截从右至左横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5”(注)两排文字。封面右边竖印书名“革命与战争”,书名为黑体美术字,由数条红细线做底色,整个封面设计新颖别致。封底正中的一个黑色圆圈内有该书的发行时间、出版机构等文字内容,全书共58 页。因年代久远,该书封面左下角上的“全编印”和“1934 6”年号等文字已被虫蚀。

    《革命与战争》的内容主要反映了红军的政治与军事并重,1932年8月15日发行的《革命与战争》第2期刊登了刘伯承翻译的《苏联工农红军在战争情况中的政治工作》。1934年6月20 日发行的《革命与战争》第5期就刊登了华夫的《怎样领导游击战争》和陈毅的《最近使其西北游击斗争的检查》等文章。《革命与战争》还注重军事理论和实践的研究,1932年8月15日发行的第2期刊登了刘伯承的《军语解释》、《联邦共产党怎样领导红军》(修权译)。综合起来《革命与战争》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介绍苏联国内战争的各种经验与教训;二是收集和整理红军每一次战役的经验和教训;三是介绍近代以苏联为主的军事学术。在当时工农红军战略战术教材十分缺乏的情况下,这些文章的刊登无疑为中国工农红军各级指战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资料。

    当然,《革命与战争》同样也存一些不足,比如有些文章宣传战斗中“左倾”错误思想主张,在学术研究上也过分强调学习苏联国内的战争经验,抹杀和否认了对于中国古代军事学术思想的批判继承。但总的来说,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它宣传总结了中国工农红军战略战术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在介绍苏联红军先进军事科学,在指导人民军队建设方面,它的作用和功能是功不可没的。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新闻史上,《革命与战争》留下了它光辉的一页。


中央出版局印行的《第一国际到第三国际》


    毛边纸,土黄色,长方形,铅印竖排本。封面上截横印有“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和书名“第一国际到第三国际”。下截横印有“中央出版局印行”和年号“1932”。封面有该书的保存者刘绍铅的墨字,封底有刘绍铅的红色小方印一枚,全册共18页。

    这是1932年中央出版局出版发行的《第一国际到第三国际》,具较高的史料价值。

                                                                   制作:邹文波

                                                                   撰稿:汤根姬

                                                                   摄影:刘长生

(编辑:admin)

中国·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地址:江西省井冈山茨坪红军南路
电话:0796-6552248/6555625
Email:jgsbwg@163.com
邮编:343600


赣公网安备 36088102000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