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井博概况
井博概况
发布时间:2024-04-28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建立的。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地方性革命史类博物馆。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镇红军南路5号。占地面积1.782公顷,总建筑面积20030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10000平方米。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文献资料7000多件,图书7000多件,历史图片10000余张;珍藏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书画家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宝珍迹千余幅;保存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重上井冈山时的影视资料数百件;馆藏一级文物90件,二级文物143件,三级文物262件。同时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还管理黄洋界保卫战遗址、毛泽东旧居等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3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荣获首批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重大经典建设工程、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特别奖等荣誉称号。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陈展方式上采用了大框架、立体版面,通过800余件文物、2000多张图片,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运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法,全面、系统、综合地展示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这个陈列主题明确、观点鲜明、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脉络清晰、形式生动,准确地向广大观众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战斗历程。与此同时,围绕井冈山斗争历史的丰富内容,布置了多个专题陈列、旧居旧址的原状陈列、辅助陈列、井冈山精神的流动展览等。

历史沿革

1958年11月,国家文物局开始投资兴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1959年2月25日,朱德为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题词:“井冈山的斗争奠定了中国人民大革命胜利的基础。在井冈山斗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们永垂不朽!”

1959年4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江西省井冈山建设委员会”,邵式平任主任,刘俊秀、黄先、汪东兴、朱继先任副主任,负责统筹规划恢复革命旧址,筹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各项工作。

1959年8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建设工程竣工,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大屋面民族风格,共两层8个展厅。

1959年10月1日,首次预展展出文物211件,照片114张,油画5幅,国画1幅;若干农业产品、家俱、钢铁及工艺品等。

1962年春,博物馆陈列展厅增加沙盘模型、布景箱和雕像等辅助陈列展品,3月3日—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副主席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全国妇联副主席)重上井冈山,先后参观博物馆和各革命旧址,并亲笔题写“天下第一山”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标。

1965年5月,毛泽东主席重上井冈山亲自审定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内容大纲。

1966年12月,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闭馆。

1968年4月15日,馆标改成“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1972年1月月初,初步修改后的陈列展览正式重新对外开放,并恢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名。

2004年,遵照党中央的重要指示,井冈山革命纪念地建设列入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项目。

2004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

2005年8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展大纲修改10余次后,基本定稿;同年9月,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中央、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重建工程开工建设。

2006年7月18日,博物馆四层框架结构的主体工程提前32天封顶,走在全国3个“一号工程”项目的最前列,建设工程也获得了质检部门“优良工程”的评定。

2007年10月27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正式开馆,李长春出席开馆仪式并为展馆揭幕。

2008年5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09年10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陈列荣获第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特别奖。

2012年7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15年9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被评为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2016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观馆属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旧居。

基本陈列

全面、系统、客观展示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基本陈列的任务。对外开放的基本陈列的内容布局是五大部分加一个序厅。

序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总体设计基调大气、简洁、明快、庄重。采用实景、绘画、雕塑及多媒体灯光相结合的手段让观众领略井冈山的绿色风光,用浮雕、油灯雕塑、可移动的2块LED屏播放历史资料让观众感受红色历史,彰显“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无穷魅力。油灯采用八角楼的灯光为设计原型,毛泽东在灯下写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本光辉著作,寓意中国革命道路在井冈山开辟。红灯长明,红色的“火”象征“星星之火”,可以烧毁一个旧世界,开辟一条不走前人之路的中国革命道路。与灯下铸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几个大字相呼应。

第一部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主要介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背景。分三个小组(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与破裂;城市武装暴动的失败;“上山思想”的形成)。

第二部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主要介绍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一路转战井冈山,开始将全国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程。分四个小组(湘东赣西秋收起义;引兵井冈山;改编袁王部队;开辟红色区域)。

第三部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主要介绍朱毛两军会师后井冈山斗争的情况。分七个小组(朱毛会师井冈山;打破第一、二次“会剿”;实行土地革命;建设红色政权;粉碎经济封锁;注重党的建设;“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第四部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主要介绍红四、五军会师后边界的斗争情况。分四个小组(迎接红五军;反击第三次“会剿”;重返井冈山;进军赣南闽西)。

第五部分:走向全国胜利。主要介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全国各革命根据地的联系。分两个小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专题陈列

一、《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这个专题共展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与传承(包含红船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第二部分:继往开来(着重介绍党的历代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肯定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史,并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发出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的指示)。

二、《千里来寻故地》 这个展览通过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井冈山的图片,向观众展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毛泽东、朱德重上井冈山和井冈山人民共享革命胜利的喜悦心情;展示了从井冈山走出来的一大批老红军战士重回井冈山、故地重游的生动画面;也展示了历届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上井冈山瞻仰革命圣地,缅怀革命先烈的崇敬心情。

 宣传教育

面向广大观众,认真开展广泛的宣传接待工作,获得全社会的好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工作人员利用博物馆这个独特阵地,通过定岗讲解、陪同宣传、巡回展览,专题报告、文艺演出、音像影视等多种形式,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和众多的革命遗址形成一个宣传教育的整体,向全社会大力宣传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史和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60多年来,共接待5000多万国内观众、数十万侨胞和港澳同胞,接待15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接受了毛泽东、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中央最高领导人的视察,接待建国以后历届副国级以上的30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万余位各军兵种的高级首长和各部、委、局的主要领导人。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长年开设井冈山精神宣讲课堂和网络课堂,向前来参观的观众以及全国青少年学生宣传井冈山斗争历史与井冈山精神。

基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宣传井冈山精神和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上做出的重大贡献,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先后被中共江西省委命名为“江西社会教育基地”,团中央书记处公布为首批对全国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家文物局1993年命名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1996年国家教委、文化部、民政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六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编纂研究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物保管、史料整理、专题研究、编纂出版等专业人员的作用,现在已形成一支具有相当水平的老中青结合的科研编辑队伍,先后整理出井冈山斗争史的专题课目196个。在深入开展陈列研究、学术交流的同时,在省级以上各出版社或报刊杂志出版、发表的专著、论文有:由馆里编纂出版的专著、期刊30余部;馆里参与编纂出版的专著23部;专业人员个人编著出版的专著50余部;专业人员撰写的各种专题论文、考证文章500余篇达1000余万字;获得省级以上各种奖励25部(篇);定期编辑出版学术期刊馆刊《摇篮》,创办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网站,在全国文博界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近年出版的学术专著主要有《题解井冈山》《井冈山斗争史料选编》《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列概览》《记忆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居旧址集萃》《井冈山精神研究论文集》《井冈山的红色文物》《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志(续)2006—2018》《春风化雨六十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建馆六十周年纪念文集》等。每年召开井冈山精神学术研讨会。这些深层次的科研编纂工作,为深入研究井冈山斗争历史,弘扬井冈山精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地址:江西省井冈山茨坪红军南路
浏览总人数:3,820,122
Email:jgsgmbwg@163.com
电话:0796-6555625/6552248
赣ICP备18011651号-1
赣公网安备36088102000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