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精神家园>红军传人
红一连
    红一连始建于1927年秋收起义。1927年9月,红一连始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二团一连;三湾改编后,改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一连;1928年5月,朱毛会师后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一连。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某团三营九连、苏鲁豫支队二大队一连、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团一连;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月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某团一连,后改为陆军第四十三军某团一连;1985年10月改编为南京军区71332部队一连。1991年2月,江泽民为红一连亲笔题词:支部建在连上,传统代代相传。
表:历任连首长名单
照片:红一连在龙冈战斗中
     1930年12月30日,红一连官兵在龙冈战斗中狠狠打击敌人。
照片:红一连官兵写的标语:“实行土地革命,焚烧一切田契债券。”
照片: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底,红一连奔袭瓦冈镇,歼敌与制敌于铁索沟附近,为夺取泸定桥创造了条件。
照片:陕北整训
文物:红菜盘
     1935年5月的一个早晨,毛泽东到红一连视察工作,并在连队吃饭,还连称“伙食蛮好嘛”,红菜盘从此成了“红一连”的传家宝。
照片:红一连战士写的抗日标语:“红军打日本帝国主义去。”
照片:开赴平型关
     1938年9月,红一连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战,和兄弟部队一起歼灭日寇坂垣师团三千余人,平型关首战告捷。
照片:秀水河子歼灭战
照片:红一连官兵写的标语:“坚决保卫四平。”
照片:嘉奖快报
照片:三下江南
     1947年,为粉碎蒋匪的战略企图,红一连三次南下江南向敌进击。
照片:庆祝海南解放
     1950年3月,红一连和兄弟部队,乘风破浪穿过80里的海峡,和坚守岛上的琼崖纵队一起,剿灭海南岛上残匪,解放海南岛。
照片:参加海南岛的开发和建设
照片:开赴广西前线
     1978年底,红一连奔赴广西前线,翌年2月参加了自卫还击战。
照片:红一连首创的双人大回环
照片:五公里越野是红一连的传统军事项目
锦旗:模范党支部      124×82
     1991年2月,济南军区授予红一连“模范党支部”荣誉称号。
照片:抗洪抢险
     1998年8月17日,红一连赴湖北参加抗洪抢险,顶烈日、冒酷暑,日夜守堤护坝,圆满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
的艰巨任务。
照片:张万年讲传统
照片: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视察红一连
照片:江主席接见全连官兵
     1991年2月6日,江主席到河南视察期间,亲切接见了红一连官兵。
照片:江主席观看“红菜盘”
     江主席在视察红一连时,观看了“红菜盘”。
锦旗:江主席题词:支部建在连上,传统代代相传(105×64)
     1991年2月6日,江主席接见红一连官兵,对红一连注重政治建设,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并亲笔题词:支部建在连上,传统代代相传。
27
2007-04
红一团
    红一团创建于1927年,其前身为三湾改编时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1928年5月,井冈山会师时改编为红四军三十一团;1929年3月改   称红四军第三纵队;1930年7月,三纵队部分队伍编入红三军第七师;1933年8月,第七师改编为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团,始称红一团。1935年9月,改编为陕甘支队一大队。1936年1月,复编为红一军团一师一团。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一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二旅一团。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改编为晋察冀军区热辽纵队二十七旅七十团,十六旅四十六团,十七旅四十七团,晋察热辽军区独立一师一团,东北人民解放军十一纵队三十一师九十一团,第四野战军四十八军一四二师四二四团。
建国后,改称为75221部队。1993年3月,扩编了驻香港部队步兵旅。1995年12月6日,江泽民在深圳为红一团题词:发扬红军优良传统,建设威武文明之师。
表:历任团首长名单(另附)
照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部分人员合影
文字:强渡大渡河十七勇士名单
 熊上林 罗会明 刘长发 张表克 张桂成 肖汗尧 王华停 廖洪山 赖秋发 曾先吉郭世苍 张成球 肖桂兰 朱祥云 谢良明 丁流民 陈万清
文物:强渡大渡河三十周年纪念旗。  (72×100)
     1965年5月25日,第五十五军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给红一团“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三十周年纪念”旗。
照片:攀越娄山关
     红一团在长征途中攀越娄山关。
照片:翻过夹金山
      1935年6月13日,红一团翻过终年积雪、气候变化无常的夹金山。
照片:西征出发
照片:开赴华北前线
     1937年8月,红一团由陕西出发,开赴华北前线,参加抗日
照片:向平型关开进
照片:战斗情景
     1937年8月25日拂晓,敌一个连队增援平型关,被红一团战士阻击在腰站以东。图为当时战斗的情景。
照片:葛振林、宋学义合影
     葛振林、宋学义于1940年3月24日在晋察冀第一军分区开展庆贺反“扫荡”胜利大会上。
雕像:“狼牙山五壮士”    18×15.5×31
     在1941年的秋季“反扫荡”中,红一团三营七连涌现出名扬中外,表现中华民族宁死不屈伟大革命气节的“狼牙山五壮士”——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才、宋学义、葛振林。
照片:红一团机枪阵地
     抗日战争时期,红一团在奇袭涞源城、伏击冯家沟等战斗中歼敌600多人,图为冯家沟伏击战中红一团机枪阵地。
照片:塔山锦州阻击战
     解放战争时期,红一团于塔山右翼高桥一带担任锦州阻击任务。
照片:红一团指战员在炮火下向敌冲击(平津战役)
照片:肃剿残匪
     1949年,红一团随军南下在崇山峻岭中进行肃剿残匪。此时,回到井冈山地区。
照片:开垦荒地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一团自力更生,开垦荒地,加强全面建设。
照片:英雄李万余讲战斗情景
     战斗英雄李万余向战士们讲述当年红一团在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战斗情景。
照片:王家坪群众欢迎部队
照片:葛振林、宋学义合影
照片:葛振林回娘家
文物:强渡大渡河卅周年纪念旗
文物:攻打扣马山英雄连
文物:攻打扣马山英雄连
     在自卫还击战中,红一团七连在扣马山战斗中,实施压制射击,先后摧毁敌人火力点和暗堡,为步兵开辟道路,被师部授予“攻打扣马山英雄连”光荣称号。
文物:集体一等功    (85×49)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红一团八连发扬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冲锋陷阵,勇敢战斗,荣获“集体一等功”。
照片:排险固堤
     严防死守,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图为红一团官兵排险固堤时的情景。
照片:江主席接见抗洪官兵
     1998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在武汉长江抗洪第一线亲切接见红一团官兵。
照片:杨得志参加团庆
     中央政治局委员、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于1986年9月15日到“红一团”参加团庆,并题词“大渡河水源远流长,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照片:江主席检阅驻港仪仗队
     江主席在广州军区李希林司令员、驻军刘镇武司令员、熊自仁政委陪同下检阅驻港仪仗队。
照片:香港驻军官兵积极参加治理深圳布吉河环境治理工程
照片:步兵第一营
题词:江泽民题词
     1995年12月6日,江主席在深圳为红一团题词:“发扬红军优良传统,建设威武文明之师。”
 
27
2007-04
朱德警卫团

    朱德警卫团始建于井冈山斗争时期。1928年10月,驻湖南的国民党第八军第三师阎仲儒部126人在毕占云率领下在湖南桂东起义,参加红四军,编为特务营;1929年3月红四军部队在福建长汀进行整编,特务营被编入红四军第二纵队。1935年,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指挥部特务团。1937年8月,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司令部特务团”。1945年4月,被八路军总部正式命名为“朱德警卫团”。10月,该团扩大组建为两个团,其中一部分仍为“朱德警卫团”,现为南京军区73073部队。1986年9月9日,徐向前为朱德警卫团题词:总部特务团。

表:历任团首长名单
文物照:特务团旗
     长征途中,特务团的团旗。
照片:特务团与毛泽东一起行军
     长征途中,特务团政委邱创成(右一)与毛泽东一起行军。
照片:担任会议警卫
     1936年3月3日至8日,毛主席在大麦郊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警卫团担任会议警卫。
照片:开赴抗日前线
     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与特务团战士在开赴抗日前线的行军途中。
照片:黄崖洞保卫战旧址
     1941年11月11日,日寇五千余人分数路进犯黄崖洞兵工厂,朱德警卫团在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下,浴血奋战,重创敌军,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
照片:邓小平参观警卫团生产展览
     1942年,警卫团进驻武乡、辽县,一面战斗,一面投入大生产运动,开荒五千余亩,创造了太行南泥湾,获“欧团生产模范”光荣称号。图为邓小平参观警卫团生产展览。
照片:特务团开展轰轰烈烈大生产运动
文物:朱德警卫团旗  120×76
     1945年4月,八路军总部命名总部特务团为“朱德警卫团”,并颁发团旗。
照片:挺进大别山
     1947年8月,警卫团随中原野战军克服重重困难,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敌人心脏。
照片:叶县整训动员(整党整军)
照片:进军西南
     1949年7月,警卫团奉命向西进军,参加解放重庆,会战成都,清剿匪徒战斗,为解放大西南作出了贡献。
照片:剿匪庆功大会
     1950年4月,警卫团奉命开赴涪陵、川南、巴县地区,担负剿匪任务,取得了毙伤土匪139名,土匪自新、投降6460名的辉煌战绩。
照片:向上甘岭开进
     1952年10月,警卫团奉命参加了上甘岭战役。
照片:高良伦和王学礼
     上甘岭战役中,高良伦率领他的战斗小组,在597.9高地11号阵地上,英勇机智地打退了敌人的7次进攻,高良伦和王学礼两人共歼敌264名,成为战斗英雄。
照片:发起强攻
     1952年11月11日夜,警卫团九连以英勇果断的动作,夺取了539.7高地11号阵地,全歼守敌一个加强连,翌日全连官兵连续打退敌军二个营的轮番进攻,荣立集体一等功。
照片:自卫还击战
     1984年7月至1985年7月,警卫团奉中央军委命令赴滇作战,共打退敌军偷袭、袭击六十余次,歼敌625人,圆满完成了任务。
照片:武装泅渡(训练兵)
照片:北京戒严
     1989年6月4日,警卫团官兵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誓死捍卫党中央,圆满完成了戒严任务。
题词:总部特务团
     1986年9月9日,徐向前为朱德警卫团题词:总部特务团。
27
2007-04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前身源于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军军官教导队。
    1927年12月,毛泽东在龙市的龙江书院创办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军官教导队,1928年11月,红四军在井冈山茨坪开办了有150名学员参加的军官教导队,不久改为红军学校。1931年11月,红军在瑞金成立了第一所较为正规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7年1月,“红大”随党中央移驻延安,后改建为中国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战胜利后,改建为东北军政大学。建国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等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军政大学等相继成立,在这些军事院校的基础上,1986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在北京成立,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学府。
 
照片:井冈山龙江书院红军教导队
     1927年12月,毛泽东在江西宁冈砻市“龙江书院”创办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军官教导队,培训军队和地方武装的指挥员。
照片:井冈山茨坪红四军军官教导队
     1928年11月,红四军在井冈山茨坪开办了有一百五十名学员参加的军官教导队。不久改为红军学校,彭德怀任校长。
文物: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扩大红军学校的命令。
     1931年11月,红军在瑞金成立了第一所较为正规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文物: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何长工为红大校长兼政委。
照片:瑞金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红军的最高学府
     1933年10月在瑞金诞生,这是学员在自己建造的校舍前合影。
照片:陕北红军大学学校旧址
     1936年6月1日,红大在陕北瓦窑堡举行开学典礼。
照片: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校址。
     1937年1月,红大随党中央移驻延安,后改建为中国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为“抗大”。
照片:毛泽东主席在抗大作《论持久战》的报告
     毛泽东亲自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并为学员授课。
照片:朱德总司令视察抗大。
照片:抗大学员在参加文体活动。
照片:毛泽东、朱德同抗大二期学员合影。
     左起第一排:毛泽东、朱德、林彪、何长工、周子昆;第二排:杨得志、杨梅生、陈庚、贺子珍、姚吉吉、肖兴奎、江华、谭家述、谭冠三。
文物:抗大招生布告。
     抗大总校和各分校先后招收8期学员,培训10多万德才兼备的抗日干部。
照片:各地青年奔赴抗大
照片:教员训练队毕业合影
     抗大特别重视对教员的培养,多次举办训练队,这是训练队毕业时的合影。
照片:抗大学员开赴抗日战场。
照片组合:沸腾的抗大生活——抗大学习训练剪影。
    (学员参加延安整风、学员参加大生产运动、结合沙盘研究战术、劈刀表演、刺杀训练、篮球比赛)
文物:关于抗大总校改为东北军政大学的通知。
     1939年7月,抗大挺进华北敌后火线办学。抗战胜利后,奉命开赴东北通化,改建为东北军政大学。
图表:从抗大到军大沿革图
照片:军大高干团
照片:活跃在解放战场上的军政大学学员
文物:各军政大学出版的杂志。
照片:陈毅代表中央军委向刘伯承院长授旗
照片:军事学院成立大会阅兵式主席台和受阅学员队伍。
     195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刘伯承任院长。这是军委首长和院领导检阅学员队伍。
题词:毛泽东为军事学院题词。
题词:朱德为军事学院题词。
文物:刘伯承提议创办高等军事学院意见书
文物:周恩来关于高等军事学院院址的批示
照片:高等军事学院于1957年在北京成立。
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同志接见高等军事学院学员。
文物:罗荣桓、肖华、傅钟关于成立政治学院给毛泽东的报告和毛泽东的批示。
照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接见政治学院学员。
照片: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开学
1956年3月16日,彭德怀、罗荣恒在政治学院开学典礼大会上。
文字:毛泽东关于创立后勤学院的指示
照片: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学员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成立,图为学员们在研究后方战役部署的情景。
照片:叶剑英、徐向前等军委领导接见军政大学全体干部。
十年动乱,解放军院校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军、政、后和高等军事学院被撤消,成立军政大学,取消了军事教学。1971年9月后,军委派肖克、唐亮主持军大工作,拨乱返正,恢复了军大的正常教学。
照片:聂荣臻元帅工作照
     1985年3月,中央军委聂荣臻副主席建议将军事、政治、后勤学院合并为国防大学。
照片:徐向前元帅工作照
     1985年4月,中央军委徐向前副主席同意成立国防大学的意见,并指示国防大学“除了学习一般的军事理论外,还要注重学习外国的、中国的、古代的、现代的都要研究。”
文物:中共中央1985年16号文件
    “为了精简机构,加强高级干部培训的统一组织领导,军事学院政治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为国防大学。”
文物:1985年12月24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颁布《关于成立国防大学的命令》。
文物:邓小平主席为国防大学题写的校名。
照片:1986年1月15日,国防大学成立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照片: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国防大学。
题词: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学府——国防大学。(江泽民)
文物:国防大学校旗。
27
2007-04
中国·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地址:江西省井冈山茨坪红军南路
浏览总人数:232,663
Email:jgsgmbwg@163.com
电话:0796-6552248/6555625
赣ICP备18011651号-1
赣公网安备36088102000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