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堂《一面了不起的旗帜》——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送课进校园活动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少先队员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队员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使命感,2024年12月27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讲解员李清清前往井冈山小学,为该校少先队员们开展了一堂题为《一面了不起的旗帜》的思政课。 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李清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包括课前热身小游戏、师生问答互动、红歌教唱、肢体语言活动以及知识问答竞赛等,充分激发了少先队员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少先队员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少先队员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涵,教育少先队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激发少先队员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使命感。一、生动活泼的开场互动游戏 在课程展开前,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热身活动《天气预报》,迅速吸引了全场少先队员们的注意力,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正式进行课程主题后,李清清通过提问《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以及“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刻意义,引导队员们思考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些问题激发了队员们的好奇心,大家纷纷举手发言,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入了本堂课的主题——《一面了不起的旗帜》,开始深情讲述这面旗帜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它在中国革命历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二、深情讲述“一面了不起的旗帜”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主题,李清清从“旗帜就是标志”“旗帜能够领路”“旗帜要用力举”“旗帜指向目标”四个方面,向少先队员们深刻述了这一旗帜的内涵、作用和意义,使少先队员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以互动问答的形式,引导少先队员们应如何举起这面旗帜。面对老师抛出的每一个问题,学生们认真思考,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既有童真童趣,又透露出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责任。整个课堂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三、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的传奇故事 为了让少先队员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含义,讲解员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秋收起义的历史知识,给大家介绍了另外一面伟大的旗帜——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现场通过播放一段珍贵的视频资料,详细介绍了当年这面军旗的历史背景和设计过程,以及它在革命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讲述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诞生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少先队员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优良传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一定会承载革命先辈的热血与信仰,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四、学唱爱国歌曲,传承红色精神 在红歌教唱环节,李清清还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了爱国歌曲《人民军队忠于党》,并结合歌曲内容,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让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这首爱国歌曲,更深刻领悟到了党指挥枪、旗帜指明方向的重要意义。在李清清的教唱中,大家一句一句跟唱学习,现场少先队员们个个精神饱满,认真聆听,大声跟唱,歌声回荡在每一个角落,充满了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五、五星红旗的知识问答竞赛 在活动最后的五星红旗知识问答竞赛环节中,队员们积极参与,踊跃举手回答。通过问答环节,学生们对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获得了学习用品作为奖励,现场气氛热烈。 通过观摩这堂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教师们也感触颇多,并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开展的“行走的思政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表示,这种形式的学习将原本抽象的精神理念变得具体可感,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这种创新的讲授方式得到了广泛好评,也为红色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文字:李清清图片:涂雅琪审校:黄俊峰审核:李归宁签发:朱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