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自2007年11月5日面对社会免费开放,为更好服务游客,针对来馆参观游客提供了各项服务。本服务指南将参观事项公示如下:
开放时间:每星期二至星期日8:00—17:00,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址: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5号1栋
咨询电话:0796—6552449
入场参观
为确保文物安全,在本馆入口处设有安保系统。
A、免票入馆
B、旅游团队入馆后需收起导游旗,关掉扩音器,严格遵守本馆相关规定。
C、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革命伤残军人,可由绿色通道入馆参观。
D、新闻媒体等特殊人群进馆采访,请提前联系我馆办公室(0796—6552449),进馆后需接受我馆统一管理。
服务指南
A.导览(普通话、英语)
人工讲解服务:我馆每个开放日由讲解员提供4场定时免费讲解服务,分别为9:00、10:00、15:00、16:00,在此时间节点以外提供有偿讲解服务。
B.语音导览器服务:内容包括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基本陈列重点展品,语音导览语种为中英双语,费用为20元/场/个。
C.方位导览及展览介绍:新馆大堂内设有多媒体触摸屏,帮助您了解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布局与特色,您还可以在讲解部问讯处索取博物馆导览地图展览介绍宣传单,帮助您自助游览。
D.影视放映服务:我馆四楼放映厅为您提供《毛泽东、朱德重上井冈山》纪录片,联系电话0796—6552449。
E.教育服务: 我馆为您提供广泛多样的教育服务,包括座谈、讲座、远程课堂、互动活动、书刊杂志等;如逢节假日、大型活动及特展期间,部分活动需提前预约。
F. 无障碍服务:展区设有可通达新馆各楼层的电梯,3、4层的厕所内设有残障人士设施,同时免费提供茶水、雨伞、轮椅、儿童推车、拐杖、针线包等。
G.急救服务:博物馆讲解部问讯处备有急救医药箱、担架等,如有需要,可向讲解部问讯处咨询。
H. 停车服务:博物馆小广场停车场和一楼地下停车场可供付费使用。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简介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195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兴建, 1959年10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的我国第一个地方革命博物馆,是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江西省文化厅直属四大馆之一。
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新馆建设和革命遗址的维修保护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新建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坐落在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占地面积1.782公顷,主体建筑为四层框架结构,一层为停车场、报告厅,二层为文物库房及办公用房,三、四层为展厅,总建筑面积2003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8436平方米。2005年9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于2007年10月27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之际,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亲自为“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剪彩并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11月5日开始,在江西省率先向社会免费开放。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自1959年10月1日开始对外开放至今已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在过去近50年中,全馆几代员工们团结一致,精心耕耘,大力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博人在经受考验、历经风云变幻中走向成熟,为社会主义的精神、物质、政治三大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半个世纪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对井冈山的革命文物进行了多次普查,共注册在案的革命遗址有92处,其中由国务院先后于1961年和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0处;江西省人民政府分别于1987年和2000年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的3处;井冈山市人民政府于1988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7处(其中一处于2000年升格为省保单位)。
建馆后,经过文物工作者几十年的收藏、征集工作,现在馆藏文物有30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珍贵革命文物27件,二级革命文物91件;馆藏文献文字资料5000多份;馆藏图片资料4000多张;珍藏保存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书画家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宝真品数百幅;保存老红军战士的电视录像和毛泽东、朱德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始人重上井冈山的电影资料几十件。新馆基本展厅共展出文物800余件,照片2000多张。与旧馆相比,新馆共增加文物150多件、图片资料近200多幅、文献资料60余条,雕塑、油画、国画美术作品20多件。在陈展方式上,追求与建筑风格和环境气氛的统一协调,力求通过现代化的展览手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采用大框架、立体版面,集中形象地宣传、展示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大量珍贵文物、图片、资料。除传统的陈展手段外,还增加了19处融展陈、造型艺术与声光电、多媒体艺术为一体的大型场景。其中《八角楼灯光》场景运用幻影成像真人比例动态演示为全国第一,序厅自动移合的大型电子屏幕,开创了全国革命纪念馆序厅设计的先河。现在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全面、系统、综合展示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的基本陈列。这个陈列主题明确、观点鲜明、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脉络清晰、形式生动,准确地向广大观众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战斗历程。
与此同时,围绕井冈山斗争历史的丰富内容,布置多个专题陈列、旧居旧址的原状陈列、辅助陈列、井冈山精神的流动展览等。全馆员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坚持从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为主旋律,充分利用博物馆这个独特阵地,通过定岗讲解、陪同宣传、巡回展览,专题报告、文艺演出、音像影视等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大力宣传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史和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近50年来,共接待3000多万国内观众、数十万侨胞和港澳同胞,接待15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接受了毛泽东、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中央最高领导人的视察,接待建国以后历届副总理以上的30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万余位各军兵种的高级首长和各部、委、局的主要领导人。
基本陈列
《井冈山斗争史》 陈列采取编年体加专题叙述的方式,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革命的艰难道路,第二部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第三部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第四部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第五部分:走向全国胜利)。主要特点:采用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展示手段来渲染特定氛围,揭示陈列主题,延伸展示内容;充分注重灯光设计来烘托和渲染展厅氛围,对场景、景观模型等重点区域、重点展品和图文内容,作特殊照明处理;注重陈展内容及形式的需求,通过不同材质的对比组合,不同的质感效果来刻画展示内容,对重大历史事件运用场景再现和声光电技术展示,其中“八角楼的灯光”采用幻影成像真人比例动态演示。
部分珍贵藏品
宁冈县工农兵政府购物粮账簿 长方形,横本,红竖条格,共27页,墨字。封面与封底包有一层蓝色纱布。簿内主要记载了1928年5、6月间宁冈县三区四乡、四区一乡、四区三乡及桥上、东源、金源、焦坡等村农民售粮数量和付款金额,其中第三页上写有“付面交筱圃兄存款捌拾玖元伍厘”等账目记载。
永新县泥金乡党支部会议记录本 长方形,质地为土黄色毛边纸,线装,共29页,毛笔和铅笔书写,字迹清楚,内容完整。该记录本记录了该党支部1927年7月至1928年3月历次支部会议的内容,是研究井冈山斗争时期地方党组织的建设,尤其是党内民主生活的重要史料。
永新县委《三大纪律八个注意说明》油印小册子 1932年中共永新县委编印。质地为毛边纸的土黄色油印小册子,长方形,竖本,纸线装订。封面四周有黑线框,框内中间有“三大纪律八个注意说明”十个字,竖行,墨字,楷书,“三大纪律八个注意”为双行排列在上,“说明”二字为单行排列其下。全册共7页,刻印本,字迹清楚,内容完整。小册子对“三大纪律八个注意”逐条作了浅释,是当年广大红军指战员学习“三大纪律八个注意”的辅导材料,对研究我军早期的政治建设和军纪作风以及为什么提出“三大纪律八个注意”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朱德题写“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名手稿 质地为白色宣纸,长方形,竖幅,高70厘米、宽29厘米,装裱在宣纸上。楷书,竖行,墨字,字迹清晰。这件题字是朱德委员长于1962年3月5日,在井冈山宾馆题写的。
王佐赠给李嗣凤的青龙剑 长条形,两面刃。长74厘米、宽3厘米。剑鞘两侧各有一条青龙,故称青龙剑。此剑原为王佐所用。1928年春,井冈山罗浮乡成立工农暴动队时,王佐将此剑赠给该暴动队副队长兼军事教官李嗣凤。
段红皮使用的土枪 长124厘米、口径2厘米,重3.4公斤,主体由木托和一根铁管组成。1928年,永新县秋溪乡暴动队将这支枪发给该乡横溪村少先队员段红皮站岗放哨使用,同年6月23日,段红皮又用它参加了著名的龙源口战斗。
注意事项
1. 凡衣衫不整和穿着拖鞋者、携带宠物、携带易燃易爆及危险品者,谢绝入馆参观。
2. 进入博物馆请维护安静、有序的参观环境。勿高声谈笑、追逐嬉戏;勿从事与参观无关的活动;勿随地吐痰、抛弃纸屑杂物;勿在休息座椅上躺卧。
3. 馆内禁止吸烟。
4. 请勿携食物和有色饮料入馆;勿在馆内茶室以外的休息区用餐。
5. 展厅内禁止使用闪光灯,禁止拍照、摄像;临时展览禁止拍照、摄像。所拍摄的影像资料不可作为商业用途。新闻媒体等需要特殊许可的,请事先联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办公室,电话0796—6552248。